迎合時代主流,當前筆電輕薄、電量耐久儼然為趨勢,早期15寸以上機種式微,而13、14寸成市場熱賣尺寸。近期USB 3.1 Type C、M.2插槽擴充,將成為下個世代興起的界面,2.5G LAN亦是未來銳不可檔的發展方向。
主板市場近年成長趨緩,眾廠商為趕上AI、VR熱潮,亦推出針對深度學習與虛擬實境應用的主機(板),拓展更廣的產品線。另外在電競主板趨勢,在軟硬體方面都采用相當多的新技術,其中在硬件部份包括音效、外接裝置連接、水冷、燈光及M.2插槽設計等,都帶來許多創新應用。
隨著G.Fast與DOCSIS 3.1需求逐漸浮現,歐美市場陸續測試及導入新規格,與新興市場對升級中高階產品的需求提升,交換器部分,受惠于傳統交換器與數據中心業者積極推廣,可支持SDN、NFV與邊際運算等新技術的產品下,交換器亦朝100G+開發。
IoT(物聯網)主要構架:「感測技術創新」及「云計算興起」和IPC產業關系密切。利用最前端的感知層感測器、攝像機、二維碼識讀器、RFID讀寫器…等裝置,全面收集及感知目標物體的數據與信息,并透過即時電信網絡與網際網絡,將巨量/異質數據傳遞至應用層平臺,以便對目標物體實施各種智慧化處理與控制」的一套系統架構。
技術持續追求性能、高畫質、輕薄化發展!硬件技術上趨勢:追求高效能的省電核心應用處理器、大容量內存、輕薄5寸以上的高分辨率面板、高靈敏度(采用In-cell與One Glass Solution)觸控技術!產品面趨勢,例如相機優異拍攝質量(千萬畫素以上、光學防手震加連拍),機身主流也強調一體成形的時尚感。
穿戴式裝置種類繁多,產品設計有五大重點,1.首重”感測器元件”提供終端裝置數據分析的基礎數據2.GPS定位系統3連接功能,提供藍牙、Wi-Fi甚至是長距離傳輸的蜂巢式設計,強調定位與需求4.要求輕薄短小時尚(如:手環、手表、醫療、健身等應用)
機械技術要創造價值,勢必須與IT技術(Information Technology)緊密結合,而信息技術與制造科技結合的控制系統,具備友善性、整合性、自動化、智能化的控制系統將是未來控制器的主流,引領產業進入智能化網絡工廠的新世代。
全球汽車市場需求朝向多樣化、客制化發展,于是整合汽車與電子控制技術,藉由各式感測器、MCU、圖像與顯示器、OBU、衛星定位、無線通信、半導體、功率元件,甚至是與車輛作無線連接的可攜式裝置等與客服中心聯機,提供車輛及人員有更多功能與服務,為汽車產業帶來新發展機會。